巴林队与国足的比赛充满一场足球赛该有的所有悬念:混乱的开场、被断球后不断形成的反击;然后打反击又丢球,又被打反击。张玉宁在第10分钟打丢了一次单刀。国足后卫却稳如磐石,而巴林门将也表现神勇,双方唯一能比拼的,就是谁的失误少,谁就能赢得比赛。结果,国足笑到了最后,1-0绝杀巴林。
从整体表现来看,国足踢得确实比巴林好。最大的特点就是国足的传球和进攻,是向前,向前。一旦在中场反抢得手,国足的进攻传球多是向前的直传球。即使有传球失误,但是每一次进攻能做到两点:够快,传球不拖拉;阵型稳定,球员保存住了体力。
保存住了体力,这一点在比赛的第55分钟至75分钟很重要,国足的防守始终没有任何问题。没有漏人,没有失位,左路防守在一对一之下没有丢过球。巴林队慢吞吞地进攻,最经典的就是第71分钟,他们明明获得右路突破的机会,结果球传来传去,两分钟后,球最后传到中场,然后自己传丢了。
在巴林这次进攻前,国足在此前的一分钟内贡献了两次进攻:第一次是张玉宁在右路的一次半传半射的球被卢特法拉扑出;接着巴林在中场失球又被打了一次反击,国足的进攻越位了。
70分钟国足出现两次进攻,71-73分钟巴林队球打到前场,最后又倒回到中场,然后又丢了。
由此来看,巴林队始终在踢一种很原始的足球,那就是不断的倒脚,在倒脚中试图找到对手的空档,这很难。在亚洲,能做到这种战术要求的只有日本队,日本队的倒脚是撕开防守,巴林队的倒脚是希望利用个人在前场完成一次梦幻般的突破。从比赛中看,巴林的打法是不现实的。
这种不现实的情绪使比赛变得非常有趣:双方看起来踢得很精彩,你来我往,其实踢的是一种很残酷的消耗战,看谁的体能先耗完,看谁先出现失误。第87分钟,马卢德斜传,他身前的蒋圣龙没有上前逼抢,结果球传到禁区里,哈拉姆一停一射,进了。
VAR一检测,哈拉姆是越位位置得球,蒋圣龙的失误就不是失误了;紧接着,张玉宁在小禁区前得到了传球,他直接将打进,赢了。
比赛的胜负手并不是张玉宁最后的绝杀,而是国足没有出现后防失误,唯一的一次失误还因为对手越位而被抹去。这是一场非常顽强的胜利,让人回忆起27年前,国足在客场战科威特时,依靠高峰的神勇2-1战胜科威特。这一次,国足依靠的是全队的顽强。
小组出线的形势因此大变,中国队在五战之后,拿到了自己在小组赛前预计的小组第四的位置,而且澳大利亚、沙特与国足同分;而且,国足踢得确实越来越好,失误越来越少,每一次能够绝杀对手的机会都抓住了。
从小组赛的进程来看,不论是运气好还是底气足,伊万的战略是正确的,也成功了。把自己放在小组第四的位置,去拼小组最弱的两个对手,这个战略是对的,成王败寇,赢了就得表扬。
从球队的表现来看,“没崩”是最值得表扬,以往国足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崩盘,负于日本之后,自信心其实是崩盘了,否则在面对少一人的沙特时,不会踢得如此拘谨而缺少自信;但非常值得表扬的,是对澳大利亚的比赛。
战澳州时,让古德温改变了比赛局势,但那场比赛中,国足踢得正常了,有进攻也有防守;战术有失误,但是球员专注力很高。也正是这样,才有对印尼连入两球的场面。
还有,在五场比赛中,国足的控球率都在三成左右,这说明在控球方面,国足的确很差。但是只要在进攻中向前再向前,不要进行无谓的盘带和传球,面对印尼和巴林这样喜欢盘带进攻方法不多的对手,国足的进攻质量是高于对手的,再加上防守稳健,就能赢球。
因此来看,国足在五战结束后,完成小组第四的战略目标,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崩,低控球率反而使国足在比赛中的体力更加充沛,反过来失误更少。还有,国足的表现,的确是一场比一场进步,踢得越来越正常。
在开局三连败、控球率低、对手蔑视的三重压力之下,在几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情况下,在技术确实不如小组所有对手的情况下,能拿到六分把握出线(附加赛)的机会,这样的国足,是值得尊重的。
(搜狐体育原创 钱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