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海峡导报》报道称,近日,赖清德召开了高层会议上和记者会,突然讲了3点:
其一,他宣称,“一国两制是台湾不能接受的红线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他首次提及“红线”一词。
国台办此前多次强调,“一国两制”是两岸协商共赢的最佳方案,而赖清德的表态等于彻底拒绝了“和平统一”的路径,关闭了两岸对话大门。
其二,他造谣,已经拟定了两大方案,来应对大陆“2027年武统台湾”的行动。
两大方案我们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:“立法决议”和“全民皆兵”。
具体来说就是:

其一,赖清德要通过“立法决议”和“政策宣导”建立“制度性防线”,包括但不限于“执行因应对大陆统战渗透及安全威胁的17项策略”、“严惩推动两岸合作的人”、“确立一国两制方案为红线”等等。
其二,是三个阶段性目标:2027年前提高台军战备能力;2033年建成全面吓阻大陆的防卫体系;最后建构永久保卫台湾的战力。
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他宣布将有序增加防务支出,未来8年要砸1.25万亿新台币(约400亿美元)武装台军。
这笔军费背后,处处是美国的影子。
两周前美国刚批准对台3.3亿美元军售,提供F-16和C-130零部件,而赖清德的采购清单重点正是”精准火炮、远程导弹”——与美国军售方向高度重合。
他还给《华盛顿邮报》投稿,炒作”2027年武统时间表”,试图用台湾纳税人的钱换美国口头支持。
说白了,赖清德就是想将两岸对立包装成”民主与专制之争”,挑起两岸冲突;同时,提出”岛链防卫、责任分担”,试图将台湾绑上美国”印太战略”战车。

离谱的是,在赖清德发表讲话后,岛内立马有媒体人跳出来附和,鼓吹“备战才能避战”。
这类极端言论在岛内网络引发强烈反弹,有网友直言:“这些人一边享受两岸红利,一边把年轻人推向战场。”
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直言,这是在”把台海变火药库”,让台湾背上沉重债务。明年台军预算近9500亿新台币中,举债规模已破5000亿,远超法定上限。
民进党试图用这些话术绑架民意,却掩盖不了其治理失败的事实——台湾近年电价飙涨、半导体人才外流、青年失业率攀升,与大陆共建“融合示范区”的呼声反而日渐高涨。
面对赖清德的挑衅,国台办回应显得从容而深刻。
发言人彭庆恩指出:“现在很多台湾民众都在讨论统一,畅想‘一国两制’下的生活图景。”
这句话暗含关键信号:大陆对台政策正从“反独”向“促统”升级,且更注重岛内民意的引导。

与香港、澳门相比,未来的“一国两制”台湾方案将更注重本地化设计,例如保留台湾现有教育制度、允许民间组织参与治理协商等。
此外,国台办明确表态:对”台独”严厉打击,终身追责!这意味着大陆打击”台独”已从政治警示进入司法惩治新阶段。
一旦立案,即便“台独”逃到境外,追诉期也不会终止。这不仅是对”台独”资金链的斩断,更让所有分裂势力看清——”跑了和尚跑不了庙”。
军事层面,大陆的威慑同样凌厉。
美国国会报告指出,解放军能在数小时内对台实施封锁。此前的海空联合演练中,从命令下达到舰机抵近台岛仅用3小时,台军多数部队连战备状态都未能调整。而赖清德鼓吹的”不对称战力”,在解放军的”冷启动”能力面前显得苍白。
台当局雄虽列出七大采购方向,从无人机到人工智能指挥系统,但岛内专家质疑:这些装备真能应对现代战争?还是只为讨好美国军火商?

值得注意的是,大陆近期加速推动“海峡两岸融合示范区”建设,在福建平潭试点台湾企业税收优惠、职业资格互认等措施,已有上千名台湾青年报名参与创业项目。
这种”硬法理+软经济”的组合拳,让赖清德的对抗路线显得愈发孤立。
可以说,赖清德划下的“红线”,就是一条隔绝和平的悬崖绳索。
未来台海局势的走向已清晰可见:”台独”挑衅越激进,大陆反制越坚决。赖清德的1.25万亿预算或许能买来武器,但买不到安全,民进党的“台独”幻想注定破产。
赖清德的豪赌,赌上的是台湾的民生与未来;大陆的铁拳,砸向的是”台独”的命门。
历史经验表明,妄图挟洋自重的政权终将被抛弃。国台办已经为赖清德“定罪”:吃着媚美日的饭,干着卖台的勾当,言行令人作呕,倚外谋独、背叛民众的罪人,必遭正义审判。
未来,赖清德们若执意绑架台湾民众的命运,那必定会成为统一后审判席上的反面教材。螳臂当车,死路一条!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