娃哈哈经过动荡,其实各方都看清了自己的底牌和底线。
作者:施南(抱朴财经评论员)
宗馥莉又回到娃哈哈了,但她不是娃哈哈的董事长,也不是总经理,因为此前已经辞职,只是股东,身份是宏胜饮料集团总裁。
有点尴尬,但也属于无奈之举。
原因很简单,部分经销商不接受宏胜力推的品牌“娃小宗”。今年宏胜系保证金收取任务远未完成,许多省份只完成10%-20%,而去年则是提前完成,去年卖的是“娃哈哈”。

有经销商担心支付保证金后,收到的货是“娃小宗”,因此拒绝打款。
没办法,宏胜只能妥协。宏胜系销售各分公司已接到通知,2026年继续使用“娃哈哈”品牌,不会出现其他品牌。这意味着,宗馥莉于9月辞职后推出的“娃小宗”品牌暂时“退场”。

核心高管严学峰已重新担任生产中心总监兼讯尔公司总经理,“官复原职”。不过,另一位高管祝丽丹的岗位仍处于“待定”状态,她此前担任管理中心总监兼人力资源部部长。
娃哈哈经过动荡,其实,各方都看清了自己的底牌和底线。
对于国资大股东而言,只要按照以前的模式来,商标在集团,其他的都可以商量。
对于宏胜和宗馥莉而言,很明显,没有“娃哈哈”这个品牌,自己是玩不转的,推品质差不多的“娃小宗”,在诸多省份都收不齐保证金,只能说明宏胜此前可能高估了宗馥莉和“娃小宗”的品牌影响力,而经销商面对复杂的竞争局面,不想和“娃小宗”共进退,只想和“娃哈哈”守住现有的市场。

其实也可以理解,经销商只想安稳讨一口饭吃,大家没有跟着宗馥莉二次创业的勇气。因为在如今杀成一片红海的饮用水或者茶饮料市场上,农夫山泉、怡宝这样的对手实在太过强大,两家就占了超过40%的市场份额,娃哈哈在市场中能占有一定的份额,也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获得的。
而且在除了宗庆后去世的2024年之外,娃哈哈几年来的经营业绩都很平淡,尤其今年以来面临巨大的压力,在这种情况下,启动“娃小宗”这样的品牌,胜算太小,经销商都是墙头草,只想跟着发财,不想跟着奋斗乃至破产。
何况饮用水、茶饮料这个市场哪有什么护城河?哪有什么高科技?你能做出来的水,大概率别人也能做出来。因此,拼到最后就是拼品牌和渠道。娃哈哈的品牌赋能人主要就是已经去世的宗庆后,但宗庆后因为被爆出有多个私生子,还有其他事情,其实赋能的能力下降,甚至还拖累了娃哈哈这个品牌。

至于宗馥莉本人在一轮轮的争议事件中,其实也并没有特别大的给“娃小宗”赋能的能力,如果她是一个粉丝几千万的企业家,做一场直播,“娃小宗”就卖断货,那么,经销商肯定会积极缴纳保证金,但她不是。
所以,宗馥莉离不开娃哈哈,她又回来了。
未来,娃哈哈和宗馥莉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残酷的市场,除了努力抱团取暖,其实没有更好的选择。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